最早知道大運河是在我們初中歷史課本上,陏朝有個昏君隋煬帝為了南糧北運,當然也是為了到江南游山玩水,動用數(shù)百萬民工,耗費巨額財力,歷時數(shù)年,開鑿了大運河。大運河的開通,對促進南北政治經(jīng)濟文化交流融合意義深遠。唐代詩人皮日休的《汴河懷古二首》云:萬艘龍舸綠絲間,載到揚州盡不還。應(yīng)是天教開汴水,一千余里地無山。盡道隋亡為此河,至今千里賴通波。若無水殿龍舟事,共禹論功不較多。這首詩對大運河的興盛和陏煬帝作了比較公允的評價。
真正見到運河是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大學畢業(yè)分配到德州化肥廠工作。從汽車站騎車到工作單位,從天衢路自東往西,經(jīng)過京滬鐵路涵洞,要爬坡過一個大橋,橋下就是歷史悠久的大運河了,令人失望的是運河幾乎干涸到底,往北流淌著的是發(fā)著異味的從附近工廠排放出來的污水。德州運河以西是重工業(yè)區(qū),德州國棉廠、電機廠、針織廠、化肥廠、華魯電廠、熱電廠、二建材、機床廠、玻璃廠、造紙廠等遍布沿岸,工業(yè)污水大都排往地勢最洼的運河里。運河往北就是河北省衡水市的景縣。據(jù)說有些村因為地下水污染嚴重,得癌癥的人較多,而且年輕人當兵入伍體檢多不達標,婦女不育的情況也不少。河北地方政府對德州也多有訴訟。運河兩岸多是低矮的雜亂無章的民房。后來,隨著“綠水青山也是金山銀山”觀念深入人心,環(huán)保工作力度不斷加大,沿岸工廠有的停產(chǎn)改建住宅小區(qū),有的遷移他處,繼續(xù)生產(chǎn)的也達到排放要求,污水不再排放運河。 德州是因運河而興的一座城市,也因德州扒雞名揚天下。德州存有眾多古跡,如明朝永樂年間,菲律賓國王帶著龐大訪問團到北京朝見永樂皇帝,在沿運河返回途中病世德州,并埋葬于此,留守后代入籍中國,形成村落北營村??滴酢⑶〉鹊弁醵啻窝剡\河南巡,駐蹕德州,并留有書法題詞及歷史傳說故事。德州因運河興盛上千年,直到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斷航失去水運功能。我有時候在春暖花開或者秋葉枯黃的周末騎車到運河岸邊轉(zhuǎn)一轉(zhuǎn)。會看到前些年,為配合大運河申遺,政府在運河有關(guān)地段修建了攔河壩,蓄水成為一道亮麗風景,節(jié)假日垂釣的也日漸增多。政府和民間投資興建了古色古香的運河古街,對兩岸環(huán)境進行了整治,修建了德州市博物館、中國黑陶城博物館、田雯紀念館、九龍灣公園,對蘇祿王墓進行了升級改造,運河小鎮(zhèn)、紅綠彩博物館、普利森機床博物館等相繼開發(fā),增添了文化旅游資源。德州運河古玩城經(jīng)營業(yè)戶眾多,在周邊影響很大,也帶動了一方經(jīng)濟。 我曾幾次到過江北水城聊城,參觀過運河博物館,上過光岳樓,游覽陜山會館。也到過運河城市北京、揚州、洛陽、邢臺、泰安、棗莊、徐州等,但最關(guān)心的還是生活了三十年的德州。2018年秋天,我牽頭邀請禹城文聯(lián)組織十幾名作家到德州黑陶城博物館采風,2019年春天又邀請他們來德州大運河采風。他們寫的很多文章大都發(fā)表在《德州日報》副刊上。近幾年,我也通過參與有關(guān)活動,接觸到一大批熱愛運河文化的地域文化研究者。他們成立運河文化研究會、董子文化研究會,創(chuàng)辦期刊、公眾號,出版專著,為運河文化的挖掘、傳播不遺余力,如已故的著名作家劉金忠創(chuàng)作的長篇小說《故瀆》反映的就是宋景周在運河一帶抗日的故事,他早在少年時期就在日記里立下宏愿:“我將終生為運河、為家鄉(xiāng)著書立傳?!?德州學院教授季桂起、梁國楹、黃金元、黨月異等組織出版了運河文化系列叢書,王憲貞雖已退休多年去年出版了《德州禮俗》,民間學者馬惠彬雖然年屆八旬仍筆耕不輟,企業(yè)家吳鵬剛退休就投入編纂運河文化圖書中,青年學者王德勝更是屢有新作發(fā)表,文化傳媒企業(yè)家岳郎常年活躍在四女寺、運河古街一帶,還有王傳文、元良等經(jīng)常騎行在運河兩岸村落街巷尋古探幽,拾漏補缺,人稱德州活地圖。在上個周末,恰逢小滿節(jié)氣,我就曾受元良邀請,一行四人自駕到運河采風。在四女寺看到修建于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蘇式建筑船閘,上有時任省委書記舒同題寫的“船閘”二字,舒同在戰(zhàn)爭年代就被毛主席稱為馬背上的書法家,至今看來彌足珍貴。在鄭口縣城運河岸邊,我們還看到有船夫拉纖雕塑,還有《拉纖號子》詞譜。走在河北鄭口、故城一帶運河沿岸平整逶迤的小公路上,滿目是翠綠養(yǎng)眼的樹木麥浪,開著車窗涼風習習,一路交流著運河故事,心情舒暢嗨極。 保護好、傳承好、利用好大運河是我們這一代人義不容辭的責任,近些年古老的運河沿岸如揚州、棗莊、廊坊等城市都有大手筆、大動作,德州政協(xié)也組織力量走出去深入調(diào)研、召開專家座談會,為傳承保護利用好運河德州段出謀劃策貢獻力量。我相信,隨著大運河的復(fù)航,我們德州一定能夠緊跟時代步伐,再次成為運河沿岸一顆璀璨的明珠城市。 (九三學社德州市委秘書長 戴連強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