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農業(yè)銀行山東省分行科技部總工程師、九三學社山東省委員會副主委宋傳杰說:
目前,企業(yè)會計信息不準確的問題普遍存在,大量存在向不同部門報送的財務報表各不相同的現象,比如:向稅務部門報送的報表會盡量減少利潤,以實現少納稅;向銀行等金融部門報送的報表會盡量增加利潤,以便提高經營業(yè)績。
這種現象的存在,造成了很大的社會不良效應:一是國家稅收的應當收入無端流失,二是虛假報表給銀行信貸資產管理埋下了風險隱患,更為嚴重的害處是,如果這種現象得不到盡快糾正,企業(yè)越來越鋌而走險,社會信用體系和良知的氛圍就會不斷惡化。
究其原因,主要是因為社會各部門之間的信息互不共享。在上述的例子之中就是銀稅信息共享機制不健全,造成了企業(yè)信息的披露不足,外界難以摸清企業(yè)真實資產、經營狀況,給企業(yè)以可乘之機。
要解決此問題,就希望稅務部門、工商管理部門與金融機構之間相互合作,建立安全、可靠的共享機制,拓寬信息共享渠道,及時糾正企業(yè)會計信息的失真,提高企業(yè)信息的準確度和真實性。
建議:
第一,政府給予大力支持。這是在有關部門實現信息共享的重要保證。
第二,稅務部門與銀行之間、工商管理部門與銀行之間、工商管理部門與稅務部門之間建立企業(yè)會計信息共享制度。
一是稅務部門可以通過國家立法或地方立法的形式,明確銀行的協稅、護稅責任和義務,賦予銀行向稅務部門及時、準確提供所有有關客戶的會計信息的職責。
二是銀行、稅務、工商管理等部門必須打破部門利益關系的干擾。
三是借鑒人民銀行征信系統(tǒng)的成功經驗,在稅務部門或人民銀行的統(tǒng)一組織下,建立統(tǒng)一的企業(yè)信息共享平臺,為工商管理、稅務征收、銀行信用風險防范等工作提供真實的企業(yè)會計信息平臺。
第三,結合企業(yè)會計信息與人民銀行征信管理,凈化會計信息失真的氛圍,為打造誠信社會貢獻力量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