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9久久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-亚洲大型AV一区二区三区-人妻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蜜桃-国产情侣作爱视频免费观看

20世紀50年代的青島“九三”伉儷

發(fā)布日期:2024-08-07   點擊數(shù):18028

又是一年七夕時,讓我們來講講“九三”伉儷的故事。20世紀50年代,在青島加入九三學社的社員中,曾有這么幾對“九三”伉儷,他們?yōu)椤懊裰髋c科學”相互扶持,為志趣相攜終老,為愛情相濡以沫。

 

陸侃如與馮沅君:伉儷相依 文壇佳話

50年代的陸侃如與馮沅君(左)夫婦


陸侃如(1903-1978),江蘇太倉人?,F(xiàn)代著名文學史專家、教育家、古典詩論家,一級教授。曾任山東大學副校長。1953年3月在青島加入九三學社,是青島九三學社主要創(chuàng)始人。

馮沅君(1900-1974),河南唐河人,中國古典文學史家、戲曲史家、作家,一級教授。曾任山東大學副校長。1956年4月在青島加入九三學社。

馮沅君與陸侃如于1922年進入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。相近的專業(yè)、共同的愛好,使他們開始頻繁接觸。1929年1月,兩人在上海結婚,從此合作研究中國古典文學,在文學研究領域同心協(xié)力著書立說。1947年夫妻二人來到青島,成就了一段文壇的佳話。1951年馮沅君與游國恩(九三學社社員)等主編《中國文學史教學大綱》;馮沅君與林庚先生主編《中國歷代詩歌選》,并榮獲國家教委統(tǒng)編教材一等獎。1956年陸侃如、馮沅君合著的《中國詩史》(上中下) 出版;陸侃如等選注的《楚辭選》出版,修訂重版馮沅君的《古劇說匯》;1957年陸侃如、馮沅君著的《中國文學史簡編》(修訂本)的壓縮本《中國古典文學簡史》出版,并首次譯成英、法、德、日、俄等多種文字對外發(fā)行。50年代的陸侃如、馮沅君等學者將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推向新的高度,為青島留下了50年代的文化輝煌。


唐世鳳與王敏:攜手相伴 共拓海洋

50年代的唐世鳳與王敏(左)夫婦

 

唐世鳳(1903—1971) ,江西泰和人,著名海洋學家、教育家,我國現(xiàn)代海洋科學研究及海洋科學教育事業(yè)的奠基者之一。1953年2月在青島加入九三學社,青島九三學社主要創(chuàng)始人。

王敏(1909—1980) ,浙江杭州人,生物學教授。1956年4月在青島加入九三學社。

1935年1月,唐世鳳在南京與王敏結婚,開始了相濡以沫、攜手相伴的生活。在學術上,兩人比翼雙飛,唐世鳳到英國利物浦大學留學期間,王敏也到此校留學,學習生物學和海洋學,從此夫婦二人走上了海洋科學研究之路。1952年夫妻二人來到青島,1959年,唐世鳳在山東海洋學院學報上發(fā)表著名的“八分算潮法”,首次將民間流傳的潮水漲落估算方法,從潮汐運動規(guī)律角度總結成簡單易記的6種計算方法,成為今天沿海經(jīng)常出海的人“耳熟能詳”的方法。唐世鳳作為我國第一代海洋學家和海洋學教育的開拓者與實踐家,為祖國的海洋事業(yè)做出了巨大的貢獻。


王彬華與孫月浦:結緣開拓 海洋氣象

50年代的王彬華與孫月浦(左)夫婦

 

王彬華(1914-2011),安徽壽縣人,著名海洋氣象學家、中國海洋氣象學的開創(chuàng)者和奠基人。1957年2月在青島加入九三學社。

孫月浦(1916-1978),山東即墨人,海洋氣象專家,山東大學氣象專業(yè)歷史上第一位女大學生。1957年2月在青島加入九三學社。

王彬華與孫月浦夫婦,在國立山東大學期間就是同學,1946年夫妻二人重新回到青島,在青島氣象臺工作,1956年夫妻二人來到山東大學創(chuàng)建中國最早的海洋氣象專業(yè),共同開啟了海洋氣象研究之路。1983年,王彬華撰寫完成的《海霧》一書,迄今為止仍然是世界上唯一一部全面系統(tǒng)研究海霧的權威專著。孫月浦無論在教學上還是科研上培養(yǎng)出一批專業(yè)人才,成就顯著。今天正是由王彬華與孫月浦夫婦及早期的海洋氣象專家奠定的基礎,使中國海洋大學海洋氣象系在科研方面形成了學術思想活躍、結構合理、具有一定國際影響的科研團隊,一大批創(chuàng)新性成果層出不窮。

 

景振華與王筱慶:青島結緣 開拓海洋

50年代的景振華與王筱慶(左)夫婦

 

景振華(1922-2003),江蘇丹陽人。教授,物理海洋學家,我國海流學學科奠基者。1956年9月在青島加入九三學社。

王筱慶(1926-2015),河北定縣人。教授,海洋生物專家。1956年4月在青島加入九三學社。

國立中央大學畢業(yè)的景振華與北京輔仁大學畢業(yè)王筱慶在山東大學相識相愛走到了一起,共同書寫了壯麗的海洋人生。景振華一生毫無保留地貢獻給新中國海洋事業(yè),世界最早一部海流專著《海流原理》于1966年問世;由他牽頭編寫的我國第一部海洋工具書《海洋常用表》,自1954年問世以來,在長達40多年的時間里,幾乎成了我國每一位海洋科研工作者案頭必備的第一工具書。王筱慶在半個世紀的教學工作中,主要進行植物學、海藻學和海藻加工利用等課程的教學科研工作。為了給國家培養(yǎng)開發(fā)利用海藻資源的人才,王筱慶對教學工作一直嚴肅認真、一絲不茍。1961年,與鄭柏林及其他教師一起結合我國沿海生長的海藻編寫了《海藻學》,這是我國在海藻學方面最早的高等院校教科書。(九三學社青島市委會  張俊杰)